2)22、继续扩张_读档2013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比较一番再做决定。

  滴滴尽管无奈,却也不能阻止对方。

  虽说投资意向书都已经签订了,但是,钱没到账上,一切都是白搭。

  风投圈,这种事情太常见了。

  辛辛苦苦几个月,就等第二天对方打钱呢,接到通知“不投了”,找谁说理去?

  将来,饿了么启动E轮融资,有投资人一拍即合,一星期内把2000万美元定金打到饿了么账上,当时看着竞争很激烈,饿了么每天烧钱从500万元冲上800万元,甚至更高。

  投资人又后悔了,说不投就不投了。

  尽管很多时候,大家都在说创业公司和风险投资是平等的,但创业者多少有弱势心理。

  毕竟,掏钱的时候,对方拿的是真金白银。

  国人有个心理,总是觉得找投资就是找人借钱或者要钱,不自觉的感到低人一等。

  而基金的工作人员,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项目经理,也会因为潜意识之中自己是“给钱”的所以总是自我感觉很好。

  面对两大佬的退缩,滴滴只能等待最终结果。

  这个时候再去找其他风险投资,不说浪费的时间,新投资人也要考虑很长时间。

  再说了,国内的大部分风险投资,都是瞎几把投,真正专业的只是少数,买涨不买跌是大部分人投资的唯一准则。

  只要被人追捧或者顶级风投看中,挤破脑袋也要上,项目书看不看都无所谓。

  一旦大佬退缩,说破天,也没多少人敢硬着头皮上。

  这边,超人趁着空档,猛然发力。

  血拼北京,

  开拓深圳,

  争夺上海,

  ……

  订单量节节攀升,注册用户和司机数一天翻一翻。

  就在超人出行攻城掠地之时,美国打车软件Uber顺势杀入中国。

  2014年2月,Uber宣布要正式进军中国市场。

  Uber在2010年创立,经过几年发展,已经覆盖了全球25个国家的70余个城市。

  “Uber是一个强大的、隐形的对手”,曹华汇报工作时,正好说到Uber的动向。

  知道后世的发展,关煌并不是很在意,国内市场证明,免费的打不过补贴的,

  Uber不像超人打车那样打补贴牌,而是打信用牌。

  乘客使用Uber车辆不需要支付现金,因为用户在注册Uber账户时绑定了信用卡,乘车之后费用在信用卡中扣除。

  这种做法明显带有美国人超前消费的逻辑,主打宣传就是“坐车不要钱”。

  但是没卵用,水土不服。

  开口问道:“你对它有了解?”

  曹华笑了笑:“很早我就注意到了,Uber在美国发展的很快,融资很快,对于中国市场很有野心,像上海、深圳、广州等城市都有Uber专车的影子。”

  关煌点点头,Uber正式进入中国市场,大概在六七月份。

  就像一架隐形战机那样,一边冷静地侦察中国本土的打车软件的混战,一边马不停蹄地开展城市业务拓展工作,将军力进行精准投放。

  “先观察一下,目前我们最晚对手是滴滴和快的,Uber暂时不用放在心上。”

  曹华虽然不知道老板哪来的信心,但是基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,好像外来的竞争者基本上没有讨好的,也就点点头:“滴滴被我们阻碍,现在的重心就是快的,它从杭州起家,实力不容小觑。”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。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: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